现在到了高铁的时代,为什么那些摇摇晃晃的绿皮火车还在轨道上叮叮当当跑呢?票价才几十块钱,速度还比不上电动车,这些“老古董”列车到底是为谁在坚持呢?

难道真就只是为了那份怀旧的感情嘛?随着全国高铁网越织越密,覆盖范围不断扩大,绿皮火车看起来像有点格格不入了,可事实真是这么简单吗?
绿皮车的顽强生命力有多强
提起绿皮火车,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:车厢里人多得几乎挤不动,窗户还能用作逃生口,座椅硬得像板凳,到夏天热得像蒸笼,冬天冷得像冰窖。
这些从1956年开始生产的22型绿皮客车,最高时速不过100公里,那会儿已经觉得挺快了,不过放到今天看,确实有点“慢得让人惋惜”了。

就是这样的“老古董”,到2019年还被国家专门留着81条“公益慢火车”线路。环球网报道说,这些线路主要帮偏远地区的农民和贫困县提供交通服务,有些甚至拆掉了座椅,增加站点,就是为了方便农民工和小商贩上下车。这个数字看着不大,但要知道,在整个中国铁路网络里,能被特别标为“公益性质”的线路,每一条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河南信阳到固始这段路,一家三口坐下来不到25元,听着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。现在随便打个滴滴都得几十块,更别说高铁那些动辄几百的票价了。比如说,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二等座票,要553元,而同样距离的绿皮车硬座只要156.5元,差不多多出三百多块钱呢。
这些绿皮车就像交通里的“平价超市”,专门为那些在意价格的乘客量身定制的。

有趣的是,现在还在跑的“绿皮车”,其实大部分都不是当年那种老式火车了。它们只是外表保持着绿色的涂料,里面的设施早都升级换代了。那些真正的老绿皮车,大多都进了铁路博物馆,变成了历史的见证偶尔还能在影视剧里出现,让人怀念起那个属于绿皮车的岁月。
谁在坚持坐绿皮车
据统计,绿皮车的主要乘客基本都是那些偏远山区的农民、外出打工的工友、学生们,还有一些比较悠哉的老年人。对他们来说,绿皮车可不是那种次要的交通方式,而是既实惠又靠谱的最好选择。

说到农民工群体,他们常常得带上不少行李,包括被褥、生活用品,甚至还有家乡的特产。绿皮车的行李规定比较宽松,再加上票价实惠,帮他们以最实在的花费搞定长途出行。
一位从四川跑到广东打工的农民工,坐高铁差不多得花掉近千元,可搭绿皮车坐硬座只要二百多,也就差了那么几百。对于一个月挣几千块钱的他们来说,这差价真是关键。这三百多块钱,可能就是他们一星期的饭钱。

学生们也挺喜欢坐绿皮车,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们。回家路途很远,坐高铁的话,光车费就能占掉一个月的生活费大半。而绿皮车虽然慢点,但票价便宜,反正对于他们来说,这是更划算的选择。
一个从云南昆明赶到北京上学的学生,如果选择坐绿皮车的硬座,票价就只要263元;要是坐高铁的二等座的话,票价得1147元,差了差不多900块左右。
公益属性背后的经济逻辑
绿皮车能坚持到如今,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它扮演着重要的公益角色。中国地大物博,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,虽然高铁速度快,方便,但建造费用也不便宜,在偏远地区客流少的地方,盈利就比较困难。

拿西部一些山区来说吧,一公里高铁建下来可能得花几亿元,地形复杂,施工难度大,实际花费可能还要更高。可是,那边的年客流量可能只有几万人次,就算票价开得再高,也很难把建造的钱挣回来,盈利基本不在话下。这么大的投入和回报比,实在算不上合理,也正是这原因,导致高铁主要铺开在经济条件好、人口聚集的地方。

绿皮车的运营花费相对不高,既不用建高速铁路,也没那么繁琐的信号系统,基本可以在现有的铁路网络上跑。速度虽然比不过高速列车,但还能满足日常的交通基本需求,还不会让国家财政压力太大。这就像城市里的公交车,虽然没有地铁那么迅速,但是覆盖范围更广,能到那些地铁达不到的角落。
地区差异与现实需求
中国地大物博,各地的经济发展差距挺大,这也影响了交通需求的多样性。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这些一线城市,大家出行更看重快、省心,像高铁、地铁、网约车啥的都挺普遍。但是在中西部一些偏远的地方,出行更偏向便宜实在,能通达就行。

拿贵州来说吧,这儿山多地形复杂,高速铁路修建起来成本也是相当高。尽管近年来贵广高铁、沪昆高铁啥的开通了,极大改善了贵州的交通环境,可是仍有不少县城和乡镇还在依靠传统铁路。对这些地方的老百姓来说,绿皮车就是他们联系外面世界的重要桥梁。

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普雄到攀枝花这条路,大家都叫它“生命线”。走这条线路时,穿越大凉山深处,沿途停靠不少小站,票价挺实惠。许多彝族的兄弟姐妹靠它出门打工、上学、看病。虽然路途遥远,条件也挺艰难,但对他们来说,没有它就像缺了命根子似的。一旦停了,这么偏远的村寨,村民们就失去了和外界联络的唯一渠道。
绿皮车的未来走向
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,交通网络不断拓展,绿皮车的生存空间确实在逐渐变小。不过,可以预料的是,在不久的将来,它们还不会彻底消失。只要有人还需要这种便宜的出行方式,只要偏远地区还依靠它来提供基础的交通保障,绿皮车的存在就还有其意义。
在这个讲究速度的年代里,绿皮车用它那“慢”字,提醒着咱们,发展不能光追求效率,还得讲究公平;不能只盯着先进,还得考虑大众的需要。也许,这就是绿皮车存在的最大意义——在快速前行的中国,为那些需要温暖的人留下一条回家的路。
发布优质内容,轻松获得分成收益!
转自:湖州招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