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你说李淳罡不敌曹长卿?"徐老太爷放下手中的茶盏,眉头微皱。
"确实如此。"院中的青年捋了捋衣袖,"我曾在太安城外亲眼目睹那一战。"
"细说。"
"要说这其中缘由,还得从武评榜说起。那时的武评榜上,王仙芝、邓太阿、曹长卿分列前三,李淳罡位居第八。表面上看,李淳罡与曹长卿差距并不算大,但内中玄机,却是天壤之别。
"

"哦?"徐老太爷来了兴致,示意青年继续。
"武评前三与后七人,本就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。曹长卿更是特殊,他一生两度触及陆地神仙之境。最初走的是儒道,后来转入霸道,战力之强,竟不亚于王仙芝。
"
"这么说,他能与陆地剑仙一战?"

青年点头道:"不仅能战,甚至占优。您想,就算是全盛时期的李淳罡,也不过是触及陆地剑仙境界。而曹长卿在武夫之时,就已与邓太阿并驾齐驱,两人都是无限接近地仙境的存在。
"
"后来呢?"
"后来曹长卿放弃儒道,转入霸道。那一日在太安城外,数万铁甲精骑的箭雨,竟无一能近其身。所有箭矢都在半空中化为齑粉。

这等战力,已然超越了寻常的陆地神仙境界。"
"比起王仙芝如何?"
"不相上下。要知道,王仙芝当年在东越,以一己之力抗衡六万大军加整个东越剑池。而李淳罡面对六千铁骑和一个指玄境的柴青山就已力竭,差距可见一斑。
"

徐老太爷沉吟片刻:"那李淳罡的声名......"
"人气使然罢了。若论实际战力,他巅峰时期半个时辰破甲两千六,而后来的高手如徐凤年,一瞬间就能破甲四五千。况且当时的李淳罡已经境界跌落,如何是正值巅峰的曹长卿对手?
"
"听你这么说,倒是让我想起一事。"徐老太爷缓缓道,"当年世子殿下就曾忧心,说李淳罡年事已高,又失去一臂,怕是难敌曹长卿。"

"正是。曹长卿虽然礼贤下士,从不轻视前辈高手,但他的实力确实无可争议。后来在与刘松涛一战中,他更是展现出了超越武圣的战力。
"
"那他最后......"
"为证明大楚无红颜祸水之说,甘愿踏上霸道。虽是取死之道,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达到了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。"

院中沉默良久,唯有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。
"江湖总是这样。"徐老太爷最终叹道,"最强者未必最受推崇,最受推崇者也未必最强。曹长卿选择了最难的路,却也因此登上了最高的峰。
"
青年起身作揖:"确实如此。这江湖,终究是要靠实力说话的。"

江湖之大,强者如林。然而真正的强者,不在于虚名,而在于实力。曹长卿的一生,从儒道到霸道,从武夫到地仙,走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路。
他的选择或许注定悲壮,但正是这份悲壮,成就了一个真正的强者。相比之下,李淳罡虽享盛名,实则已难敌这位后起之秀。这便是武道,这便是江湖,没有永恒的神话,只有不断超越的勇者。
(文中内容经过艺术加工,以对话形式展现了原文的核心内容,保持了故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,同时通过徐老太爷和青年的对话,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曹长卿与李淳罡的实力对比。结语则点明主旨,使全文首尾呼应。)
转自:湖州招聘网